儒家 (Confucianism)
 |
 |
 |
图片来源:PHOTO: Creative commons, Mararie |
For English link here
儒家思想之于环保的意义
行胜于言
孔子曾教授到:"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"这一2500年前的教义对于今天的环境运动仍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。在要求别人改变他们的行为之前,我们应该先改变自己。也只有在改变自己的行为之后,我们才能宣扬自己所行之事。2009年在ARC 举办的英国温莎的会议上,9个信仰与文化传统发起了环境保护的长期行动规划规划,而儒家的行胜于言正好概括环保运动那个的精髓。
天、地、人
 |
中国中央电视台《文明之旅》节目2013年7月29日播出了关于“儒家文化与生态文明”的特别节目,探讨了儒家文化的生态观。 |
|
 |
 |
孔子认为,人存在于天与地之间。天是引导人通向改变和进步的力量,而地则提供着自然循环和四季变化的动力。
人的一个道德目标是与天地和谐平衡,董仲舒将此阐释为:"三者相为手足,合以成体,不可一无也。"
大自然的生命力
将天,地,人三者贯通唯一的是气。统一气势宇宙的生命力,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,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推动新旧交替与繁衍创造的实现。
儒家认为宇宙是神圣的统一体,而个体作为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在面对自然时应该心存敬畏关爱,并为万物的福祉有所贡献。如此一来,人类在关爱自然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自身价值。
国际儒家生态联盟(ICEA)
国际儒家生态联盟(ICEA)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,发扬儒家文化的精髓,践行儒家环保思想,为今天的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思想动力。
|